痛经,是许多女性每个月都要面对的“战役”。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适,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
然而,对一部分女性而言,痛经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健康问题——子宫内膜“离家出走”。
01
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背后的隐形BOSS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被覆在子宫腔内的内膜组织“跑路”(异位)到子宫以外的部位生长,并引起身体相应的不适症状。
这内膜可是哪都敢去——鼻腔、肠道、肺部,甚至是剖宫产、会阴侧切的刀口里都有生长的可能。
长在不同的部位,症状也会有相应不同。其中最常见,为人熟知的,是卵巢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囊肿,因囊内粘稠的陈旧积血非常类似巧克力,被形象地称为巧克力囊肿。
图源:网络
像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病灶浸润深度≥5mm,其病灶深入盆腔组织,包括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阴道穹隆、阴道直肠隔,甚至侵犯到肠、输尿管等器官,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与原发性痛经(无盆腔病变引起的痛经)不同,DIE引起的痛经往往更为剧烈且难以缓解,同时可能伴随性交痛、排便痛及慢性盆腔痛等症状,当病灶侵犯肠、输尿管等器官可导致器官梗阻或功能障碍。
据统计,全球约有10%的育龄期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接受慢性盆腔痛评估的青春期和成年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高达71~87%,不孕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高达50%!
但由于部分女性对自身不适症状的一味忍耐或不重视,内异症普遍存在诊断延迟的情况,不少患者也因此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02
关爱自己
从重视痛经开始
痛经,不应再是女性默默承受的“秘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需要进行长期规范管理。面对痛经,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当痛经逐渐加重,或伴有排尿、排便异常时,更应高度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我们可以尽早发现问题,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我们都应该学会倾听身体的信号,及时关注并应对那些看似平常却可能隐藏危机的不适症状。
记住,女性健康不容忽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对抗疾病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