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涨奶了,我需要一个通乳师,立刻!马上!”
“老师,我的胸硬得跟石头两样,都可以去表演胸口碎大石了!“
“老师,赶紧给我推荐一款吸奶器嘛!”
NO,NO,NO!
想要最好的通乳师和吸奶器,
首选,非你的宝宝莫属呀!
哺乳期涨奶是许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有时候不仅会带来乳房的疼痛,还可能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母乳喂养。
为什么会涨奶?
涨奶
涨奶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分泌过多或排出不畅,当乳汁在乳腺中积累过多时,会引起乳房的胀痛和硬块,严重时肿胀可达腋下及锁骨。
此外,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不好的哺乳习惯,或者婴儿吸吮不足也可能导致涨奶。
又有宝妈要说了“我才生了两三天,奶都挤不出来两滴,我咋个也涨奶了呢?”妈妈们,不要慌,这个呀叫生理性涨奶。
生理性涨奶
一般出现于产后3-4天或者一周左右,表现为双侧的乳房同时肿胀,疼痛,严重时一碰就痛。
生理性涨奶是由于生产后激素水平的改变,大量血液和淋巴液汇集在乳房,引起乳房组织生理性的水肿,属于一个正常的生理反应,意味着乳房开始进入大量产生乳汁的阶段。
如何预防涨奶、解决涨奶?
遇到涨奶,宝妈们都会很担心,怕涨得越来越严重,怕得乳腺炎,甚至有的宝妈因为胀痛而拒绝母乳喂养。那么,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预防涨奶?涨奶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呢?
回到开头的那一句,你的宝宝才是最好的“通乳师”、“吸奶器”。最有效、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让宝宝及时且频繁地有效吸吮。
生了宝宝要“三早”
三早即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
宝宝出生后60分钟内尽早让宝宝跟妈妈进行皮肤接触,这样能激发宝宝的吸吮本能,完成开奶。
医护人人员询问有没有母乳喂养呀,有的家属回答说“我们没开奶,奶都没得,吸啥子呢,没得母乳吸。”
开奶简单点来说就是开始喂奶,即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哺喂。通常这时候妈妈的乳房里乳汁已经开始分泌了,只是不多而已。
按需哺乳
我们平时所说的按需哺乳,是只要宝宝想吃,就可以行母乳喂养。需保证吸吮次数每天8-12次左右,每一次吸吮的时间是两边乳房加起来30分钟以上。
要知道,宝宝的需求是需求,妈妈的需求也是需求哟。当妈妈涨奶时,也可将宝宝吸奶频率增加、时间延长。在宝宝吃饱喝足后,有多余的乳汁,我们再考虑用吸奶器,或者手动挤奶,将多余的乳汁排出。
有效外敷
除了有效吸吮母乳外,我们还可以在涨奶出现后予以湿敷。
如果涨奶不太严重,可在哺乳前用湿毛巾(40-50℃)外敷,5分钟内为宜,然后再让宝宝吸吮。
如果涨奶严重,哺乳后予以冷敷,可选择冷毛巾、冷敷垫、卷心菜等,避开乳头乳晕,冷敷20分钟左右,每天两次。
改变哺乳姿势
在喂奶的过程中可采用不同的哺乳姿势来喂养宝宝。
有硬块的地方,乳汁流速较慢,可调整宝宝位置,鼻尖对着硬块的方向进行哺乳。
饮食方面
要避免过早喝浓汤催乳。在乳腺尚未通畅的时候,过早喝浓汤不仅不能下奶,还有可能造成乳腺管堵塞。哺乳期间,应清淡饮食,营养、膳食均衡。已经涨奶的情况下,可减少部分汤水摄入。
其他
哺乳期间建议宝妈穿戴专用的棉质哺乳内衣,这样不但能缓解胸部压力,促进泌乳,防止涨奶,还能支撑胸部,防止下垂。
住院期间,产科病房一般会有乳房理疗等辅助方法,利用弱电流刺激疏通乳腺管,预防、减轻涨奶,协助产妇产后康复。宝妈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哦!
要提醒宝妈们,如果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并伴有全身高热、发烧等症状,应尽快到产科门诊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影响哺乳。
面对涨奶,宝妈们无需太过焦虑,通过正确的方法及时、积极处理,相信宝妈们都能够安然度过这一阶段,成功完成母乳喂养,顺利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