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季来临,如何预防?家长需牢记

2025-07-11
来源:广安市妇幼保健院
图片



01
图片
什么是手足口病?
图片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4~7、9、10、16型(CVA4~7、9、10、16)和B组1~3、5型(CVB1~3、5),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等。


图片



02
图片
手足口有哪些症状?
图片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图片



03
图片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图片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另外也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通常来说,患者的粪便、鼻咽分泌物、出现疱疹时的疱疹液、飞沫,都可以携带病毒。


图片



04
图片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图片


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主要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的角度来预防。


图片


一是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入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二是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图片


三是减少聚集。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四是尽量避免接触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图片


五是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图片


六是接种疫苗。目前有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该疫苗,可有效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




图片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